再见沃霞芬,77岁的她依旧风采动人,身材瘦小,站在球台前散发着运动活力。3月15日,上海市体育宫举办的“我要上全运”乒乓球选拔赛拉开帷幕,沃霞芬参加女子70岁及以上组别的选拔,目标是参加她的第三届全运会。作为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源地之一,上海一直以来传承着“国球精神”,扎实推进群众体育,形成了浓厚的“人人爱乒乓、人人会乒乓”的氛围。

乒乓球国球,我的热爱:77岁上海奶奶冲击全运会,尊龙凯时-人生就是搏!

此次选拔赛以“全民参与、全民共享”为宗旨,向全市开放,吸引了五个年龄组共335名乒乓球爱好者踊跃参与。这里不仅是激烈竞争的赛场,更是展现自我成就的舞台。在2017年天津全运会,69岁的沃霞芬成为上海队最年长的成员,她从小就热爱乒乓球,但从未想到自己能参与全运会。当时在三四名的决赛中,沃霞芬的对手将最后一击回球出界,她高举左手向观众致意的风采令人记忆犹新。最终,她获得了一枚全运会铜牌,成为人生中的高光时刻。

“那时候很多观众为我加油,还和我合影。”沃霞芬因此成为上海群众体育的代表人物之一。四年前的陕西全运会,因增设70岁以上组别,让73岁的沃霞芬再次搭上全运会的列车。“我真的没有想到,这简直是梦想成真!”她笑着说道。尽管年纪渐长,身材和体能都遭遇挑战,她依旧在手臂打封闭针的情况下坚持参赛,一枚金牌是对她努力的最好回报。“乒乓球是国球,更是我爱的运动!它带给我健康与快乐,每次打球我都感到无比开心。”

四年过去,乒乓球依然是沃霞芬生活的重要部分。她每周三次与球友们聚球,雷打不动。“我们徐家汇街道有十来个球友,八十多岁的也有,非常活跃。”谈及全运会的目标,沃霞芬说道:“重在参与,尽力而为。我做事一向认真,如果再有机会站上全运会的赛场,我一定全力以赴为上海争光。”周末的上海市体育宫气氛热烈,新旧面孔共聚一堂。女子50-59岁组选手张丽首次参加“我要上全运”选拔赛,她表示:“我住在普陀,这里算得上我的主场,特地来参与,希望能为上海争光。”

张丽笑着分享:“我打球已经20年了,最初仅会简单的推挡,通过训练,水平逐渐提升。之前参加过‘约战普陀’乒乓球赛,还赢得了真如赛区的冠军。一次我在嘉定园区的企业组比赛中,胜过了一位半专业选手,也收获了冠军,令我感到非常自豪。”与其他业余乒乓球赛相比,“我要上全运”选拔赛的吸引力在于能代表上海参加四年一届的全运会,这是一份荣耀的责任。

在选拔程序和标准上,市乒协已投入大量精力,力求规范与专业,全面评估每位参赛选手。选拔分为两个阶段:第一阶段为期两天的选拔赛,第二阶段为专家评审环节。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、上海市乒乓球协会会长王励勤介绍:“我们邀请了众多资深专家、专业队教练及乒协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评审团,他们将根据选手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考量,最终确定代表上海参赛的最佳运动员名单。整个选拔过程将遵循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则,确保所有选手在平等环境中竞争,让真正有实力的选手脱颖而出。”

为了更好地备战全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,市乒协借助社会力量的经费支持,保障参赛队伍的各项需求。王励勤表示:“从比赛器材的配备到食宿安排,以及医务保障工作的细致规划,我们都做了全面准备。考虑到参赛运动员的年龄段相对较大,我们尤其重视医务保障。一旦运动员在比赛期间遭遇身体不适或伤病等情况,我们将及时提供治疗与康复支持,确保他们安心参赛。”在这条追逐梦想的道路上,和尊龙凯时-人生就是搏!一样,沃霞芬等运动员用坚持和努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辉煌!